4月8日至10日,第八届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年会在图书馆VIP召开,来自中法两国25个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的114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为期三天,旨在研讨中法双方在粒子物理相关各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并展开深入交流,同时研讨双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在会议第一天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蒋一致辞,向所有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科大的基本情况。随后,法国驻上海大使馆科技专员Frederic Bretar先生简短回顾了中法两国深厚的合作关系,特别指出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在中法合作中的积极作用。法国国家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院副主任Reynald Pain先生和法国基础科学与宇宙学研究院副主任Marie-Cecile Aubert女士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正在及将要开展的科研项目,并期待与中方在科研上更深入的合作。
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指导委员会中方主席陈和生院士简短回顾了联合实验室的历史及其在两国粒子物理研究领域合作研究中发挥的重要平台作用。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主任韩良教授介绍了近代物理系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在核与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最后,联合实验室法方主任Olivier Martineau先生总结了联合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的各项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中法未来的合作前景。
会议随后进入学术报告和讨论阶段。中法双方人员共作了近50个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强子对撞物理、重离子对撞物理、正负电子对撞物理、中微子物理、天体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未来加速器技术以及大型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形式包括亮点报告、综述报告和研究报告等。这些学术报告回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包括ATLAS、CMS、LHCb和ALICE等实验在第一阶段运行中取得的重要物理成果,并展望了它们在即将进行的第二阶段运行中的美好前景;汇报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物理成果和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了中法双方在天体物理和宇宙学领域各自的研究状况并报告了在暗物质寻找和高能宇宙线物理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介绍了中国空间物理研究计划;报告了多个实验上的升级计划、未来加速器实验项目提案CEPC和一些未来粒子天体物理实验项目的现状和前景,以及针对这些实验计划在探测器和电子学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通过本次研讨会,中法双方与会科学家对粒子物理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了充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对未来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探讨。本次会议上还有一批实验室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做的报告,显示了他们在联合培养中受到了良好训练并做出了重要成绩,体现了联合实验室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4月。目前中方参与单位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图书馆VIP、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法方参与单位有:法国国家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院、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马赛大学、里昂一大、巴黎六大、巴黎十一大、克莱蒙费朗大学等。联合实验室的目标是推动和促进中法科学家在粒子物理等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研究领域包括: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物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相关理论物理、未来加速器技术、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等。中法粒子物理实验室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通过联合组织的答辩,可以同时获得中国大学和法国大学的双学位。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在过去8年中取得大量重要科研成果,是中法科研合作的成功典型。
会议期间,中法粒子物理实验室执委会还举行了会议。部分代表参观了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观赏了科大校园美丽的樱花,所到之处给代表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部分与会人员在广场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