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活动周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9浏览次数:19

  

  5月16、17日两天,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精心的活动策划与安排,积极参加学校以“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技周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前来参观。

  本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大型粒子物理实验的视频科普讲座;各楼层科研成果展板讲解;专业实验室参观介绍;趣味小实验;3本科普小册子等几个部分。

  在去年大型强子对撞机 ATLAS实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SIII实验和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STAR实验视频科普讲座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加了两个: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和空间暗物质探测AMS实验。五个大型粒子物理实验视频科普讲座分别安排在近代物理楼不同的会议室里轮流循环播放。为了便于观众看懂理解,主讲负责人事先做好了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介绍的ppt,采取有问有答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然后再播放视频,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效果。

  在科研成果展板介绍和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我们安排了专人对实验室的各个仪器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讲解,有些小朋友听不懂,志愿者们就从最基本的原子结构,光电效应等基本原理开始讲起。204暗物质探测实验室陈列的暗物质卫星有效载荷BGO量能器1/4大小的电性件模型加电正在测试宇宙线中的Muon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粒子穿过量能器电性件时的径迹。引起不少参观者的好奇,颇有兴趣地一连追问好几个为什么。志愿者拿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BGO晶体和光电倍增管实物,耐心地一一解答,不到半天,嗓子就哑了。除了讲解实验室的各种新型仪器设备,每一层走廊两侧的科普展板,展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承担完成的国家级大型科研任务和国际合作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我们安排了高年级研究生志愿者进行介绍和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社会大众参观,物理电子学实验室团支部特意编写了开放日参观指南;为了适应低龄小朋友参观的需要,本次开放日活动新增了一些趣味小实验。在415核电子学实验室,大家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看ASIC芯片,中子成像实验、模拟大学物理实验等,志愿者向参观者演示电子信号产生等电学小实验。在513粒子物理电子学实验室轨道小火车的实验,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小火车的速度,吸引了大批小朋友观众。

  很多科普点中午休息不开放,经协调我们实验室中午志愿者不休息,继续接待参观者,收到广大参观者的欢迎与好评。此次科技周我们共接待了249批次共1678位参观者,其中包括了2名院士,裴国玺院士与伍小平院士。伍小平院士为了搞清楚中子成像实验,第一天因临时有事没有听完介绍就离开了,第二天又专程前来参观听介绍。老院士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研究生志愿者。

  许多中小学生纷纷在李政道先生题字的“近代物理系”前拍照留影,有的在赵忠尧先生的铜像前合影留念,有的在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牌子下欢笑拍照。一些学生表示以后要考科大,有的表示要上近代物理系,学这个专业。此次活动,共发放了实验室编写的科普宣传小册子5000多册。我们感觉到了社会大众对科普活动的热情与期待,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将科研工作展现在大众面前,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近科学,接受到科普教育。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