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陈虎成研究员访问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41

     76日-16日,应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陈虎成研究员访问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访问期间,陈虎成教授分别做了题为“BNL Readout & Trigger/DAQ Roadmap”和“Readout Electronics System for Noble Liquid TPCs based Experiment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重点实验室王砚方教授主持,五十多位近代物理系师生济济一堂。报告回顾了BNL实验室Omega组在AltasMicroBooNESBND等大型实验中的读出电子学和触发数据获取系统的设计经验,ATLAS Phase-IHL-LHC升级等新的实验需求带来的新的设计挑战、并介绍了在HVMAPS、低温低噪声读出电子学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在热烈的氛围中积极发言提问。

  

  

  接下来的几天中,陈虎成研究员参与了重点实验室CEPC高颗粒度量能器预研的讨论,参与同上海交通大学PandaX III合作组进行了锦屏山地下实验室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建设的低温低本底读出方法的讨论,并作为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客座教授赴四川成都做了题为“Readout Electronics and Trigger/DAQ System in the ATLAS Phase-I and HL-LHC Upgrade”的大会报告。

  陈虎成目为中国科技大学914校友,2000年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BNL物理系开展博士后工作,目前为BNL物理系研究员,图书馆VIP,。研究方向为高能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的探测器与电子学系统。曾参与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费米实验室(Fermilab)的MicroBooNE、美国DUSEL实验室的LBNE等实验。在美国能源部的MicroBooNE项目组中,担任探测器前端电子学系统的项目总经理。担任大型巡天望远镜LSST读出电子学系统评审委员会主席,同时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核科学通讯(Transaction on Nuclear Science)的稿件评审委员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物理系,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