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裂中子源樊瑞睿副研究员应邀来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2浏览次数:344

    6月9日,中国散裂中子源樊瑞睿副研究员应邀访问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下午,樊瑞睿副研究员在系楼210
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白光中子源探测器进展及规划”的报告。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之一,利用16GeV的质子束流轰击钨靶,产生高通量、短脉冲中子。中子不带电,具有磁矩,穿透性强,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可以
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将为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医药、国防、新型核能开发等前沿领域的基
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一个先进的、功能强大的研究平台。CSNS建成后将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散裂中子源一起成为世界
四大散裂中子源之一。白光中子源在中子束反向小角度位置,中子能量范围:0.1eV- 200MeV。
    樊瑞睿副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图书馆VIP,获学士学位。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毕业后
进入高能物理研究所天体中心,2010至2012年期间参与“嫦娥”三号月球巡视器(玉兔)主要载荷APXS的实验工作,主要负责
探测设备红外距离感知设备的研发。2011-2015年,参与中国暗物质粒子卫星项目,主要负责硅微条径迹探测器的研制。2015
年由天体中心调动至东莞分部,参与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中多功能反射谱仪及白光中子源项目。作为系统负责人负责白光中子源
第一批四项重点实验中的“带电粒子探测器系统”,系统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同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白光中子源实
验技术研究”,负责带电粒子探测器的设计建造以及Micromegas束流监测器的研究。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