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21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精心的活动策划与安排,积极参加学校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科技周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前来参观,短短2天时间共接待了来自省内外579批共1772余人次的参观。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点为参观者准备了4大类参观内容:八个实验室的参观,包括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实验室、CSR外靶实验室、介绍宇宙线Muon子成像实验室、正电子技术与核固体物理实验室、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研制及其应用实验室、波形发生器小实验室、海洋石油物探实验室、小动物PET成像实验室;展板讲解,包括微观芯片世界探索、ICF中子飞行时间阵列、中子成像实验、粒子物理和电子学、核信息处理、BESIII探测器以及ATLAS探测器;视频讲座,包括STAR金原子核对撞实验、暗物质粒子探测、寻找来自星星的你——宇宙线实验简介、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及ATLAS实验物理;趣味科普活动,包括波形示波器小实验、有奖知识问答、天宫一号模型展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模型展示以及扫二维码,把“悟空”带回家等。
各个开放实验室都安排了专门的志愿者对本实验室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科普性地、生动活泼地讲解,通过实物展示、视屏展示等方式,让来访者对科技成果和科研工作有所了解。空间暗物质粒子探测实验室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志愿者们耐心讲解宇宙起源、质量起源、基本粒子、暗物质、暗能量、粒子探测、核防护等相关知识。正电子技术与核固体物理实验室的志愿者的讲解饶有趣味、形象生动,来访者与志愿者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与互动。波形示波器实验室的趣味性实验让不少来访者驻足尝试,不少小朋友在家长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并且了解了一些电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另外,有些实验室还安排了展板讲解,如微观芯片世界探索、ICF中子飞行时间阵列和BESIII探测器就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同学的驻足,志愿者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的研究进展,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各个视屏讲座现场也异常火爆,如暗物质粒子探测器科普点,张云龙副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相关的内容以及科大在此工作中的重要贡献,受到了来访者热切地关注。
为了激发和培养不同年龄层次的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点准备了具有针对性的科普内容。一楼大厅的天宫一号模型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模型展示吸引了大量的“发烧友”驻足观望,他们入迷地听取志愿者的讲解和介绍,对“扫二维码,把悟空带回家”的活动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孩子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悟空”明信片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个暗物质探测卫星APP进行观摩操控,真正做到了融科普性、趣味性为一体。
设于一楼大厅的趣味知识问答吸引了大量的中小学生参加,他们和伙伴们、家长们热烈地讨论交流,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还积极向志愿者们求助,纷纷想一试身手,通过这个活动,他们不仅收获了精美的纪念品,还学得了一些物理学小常识,可谓收获颇丰。另外波形示波器小实验也引得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家长一遍讲解一遍指导自己的孩子做实验,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珍贵的体验。
本次活动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点共有大约100名志愿者参与,虽然两天的工作十分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想到能让大众了解科研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志愿者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
为期2天的科技活动周已经结束,但科普的行动不能就此收场,希望全民普及科学技术的诉求能以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方式展开。